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起病急骤,若能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由于其症状有时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了解急性肾炎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急性肾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 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对肾脏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肾脏炎症,这种炎症可影响肾小球的正常功能,使其无法有效地过滤血液,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急性肾炎的症状多样,但最常见的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血尿可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浓茶色,也可能是显微镜下血尿,只有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蛋白尿则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所致,水肿通常出现在眼睑、面部和下肢,严重时可波及全身,高血压也是急性肾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血压升高的程度因人而异。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急性肾炎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乏力、腰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不具有特异性,但如果同时出现多个症状,应引起警惕,及时就医。
对于怀疑患有急性肾炎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病史询问包括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感染史、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特点等,体格检查主要检查患者的血压、水肿情况以及肾脏的触诊,实验室检查则包括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等,尿常规检查是诊断急性肾炎的重要依据,通过检查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成分,可以初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炎症,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及贫血等情况,肾功能检查则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ASO 检查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链球菌感染。
一旦确诊为急性肾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感染、减轻肾脏炎症、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直到症状明显缓解,饮食方面,应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急性肾炎的治疗周期为 2 - 3 个月,治疗期间应避免劳累、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炎,甚至肾衰竭,患者在治疗后仍需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急性肾炎虽然起病急,但只要及时发现、正确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我们应提高对急性肾炎的认识,关注自身健康,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