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电动货车日益常见,它们为物流运输等行业带来了便利,随着其数量的增多,涉及电动货车的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伤者带来了严重创伤,也对急诊科医生的救治能力提出了挑战。
电动货车由于车身较大、速度较快,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常见的致伤原因包括与其他车辆的碰撞、追尾、侧翻等,当电动货车发生碰撞时,强大的冲击力可使车内驾乘人员遭受骨折、颅脑损伤等,驾驶员可能因头部撞击方向盘或挡风玻璃而导致颅骨骨折、颅内出血;乘客则可能因身体的惯性作用,撞到车内硬物,造成肋骨骨折、内脏破裂等,追尾事故时,被追尾车辆的驾乘人员易出现颈部挥鞭样损伤,严重者可导致颈椎骨折、脊髓损伤,影响肢体功能甚至导致瘫痪,而侧翻事故更是危险,车内人员可能被抛出车外,造成大面积擦伤、撕裂伤,甚至肢体离断等严重后果。
面对电动货车事故伤者,急诊科的紧急救治工作争分夺秒,首先要快速评估伤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气道通畅、呼吸稳定、循环良好,对于有呼吸困难的伤者,需立即给予吸氧、气管插管等处理,以保障氧气供应,对于大出血的伤者,要迅速进行止血包扎,采用压迫止血、使用止血带等方法,防止失血性休克。
在骨折处理方面,对于开放性骨折,要先进行简单的清创包扎,避免伤口感染,然后进行妥善固定,防止骨折断端进一步损伤周围组织,对于闭合性骨折,可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采用合适的外固定方法,如夹板固定等,对于怀疑有脊柱骨折的伤者,在搬运过程中要特别小心,采用正确的搬运方式,避免脊髓损伤加重。
对于颅脑损伤的伤者,要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若出现意识障碍加深、瞳孔不等大等情况,提示颅内病情加重,需立即进行头颅 CT 检查,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电动货车事故的预防至关重要,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持证上岗,避免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危险行为,车辆制造商应加强车辆安全性能的设计和检测,提高车辆的防撞、制动等性能,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电动货车的监管力度,规范其运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急诊科医生面临的救治压力,让更多伤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重获健康。
发表评论
电动货车事故中,快速而专业的急救是生命线上的关键时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