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科的深夜,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珍贵,今晚,一位名叫龙海的病人被紧急送入,他的情况引起了全科室的警觉,龙海是一位中年男性,因突然的胸闷、呼吸困难被紧急送来,伴随着胸痛和冷汗淋漓,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我们首先需要快速而准确地评估——这是我们作为急诊科医生的首要任务。
“龙海的情况,最可能的是什么?”我心中暗自思量,结合他的症状和体征,我迅速排除了心梗、气胸等常见急症,但也不容忽视的是,他是否有潜在的过敏反应或是急性肺栓塞的可能?时间紧迫,我立即下达了心电图检查和血气分析的指令,同时安排了床旁X光检查。
“保持冷静,龙海的情况虽然紧急,但只要我们按照SBAR(情况、背景、评估、建议)原则进行沟通,就能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我心中默念,SBAR不仅是我们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黄金法则,也是我们团队间传递信息的有效方式。
经过一系列的快速检查和评估,结果显示龙海的心电图异常,但并未达到心梗的标准;X光显示肺部有轻微渗出性改变,结合他的过敏史,我们迅速做出了诊断——过敏性哮喘急性发作。
“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我果断下达指令,同时联系了呼吸科会诊,确保龙海能得到最及时的治疗,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龙海的呼吸逐渐平稳,脸色也由苍白转为红润。
这次“龙海”的紧急应对,不仅是对我们专业技能的考验,更是对急诊科团队协作与快速反应能力的检验,在急诊的世界里,每一秒都至关重要,而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为生命护航。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