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高铁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高铁运行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医疗状况,这就对我们急诊科医生的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铁车厢相对封闭,空间有限,一旦有乘客突发疾病,现场环境会给医疗救援带来一定挑战,比如遇到乘客突然晕倒,我们首先要迅速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和脉搏情况,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必须立即在现场展开心肺复苏,但在狭窄的车厢过道进行操作,要特别注意避免对周围乘客造成二次伤害,同时还要保证按压的力度和频率准确有效。
常见的突发疾病还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剧烈胸痛、胸闷、大汗淋漓等症状,我们要尽快让患者就地平卧,保持安静,给予吸氧,并迅速联系列车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寻找车上可能懂急救知识的人员协助,利用列车上有限的医疗设备,如血压计、血糖仪等,对患者进行基本的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评估。
呼吸系统疾病也时有发生,比如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我们要立即协助患者采取端坐位,以利于呼吸,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等药物缓解症状,并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保气道通畅。
对于一些外伤情况,如乘客不慎摔倒导致骨折等,要避免随意搬动患者,防止加重损伤,应先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固定,等待专业医疗救援人员上车后再进行进一步处理。
高铁上的乘务人员通常也会接受一定的急救培训,他们在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们要与乘务人员密切配合,合理调配资源,保障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铁上的突发医疗状况,医院和铁路部门之间应建立更加完善的联动机制,当列车上遇到难以处理的病情时,能够迅速协调地面医院做好接诊准备,确保患者在到达目的地后可以无缝衔接,得到持续、全面的治疗。
在高铁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我们急诊科医生要时刻保持警惕,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应急经验,为乘客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次高铁出行都多一份安全保障。
发表评论
高铁突发状况下,快速医疗响应彰显人文关怀与安全保障的并重。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