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科的日常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因突发的胸闷、心悸、甚至“濒死感”而匆匆赶来,但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医学检查后,却未发现任何器质性心脏疾病,这类情况,往往与一个常被误解的病症——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紧密相关。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什么?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并伴有各种心脏症状,如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尽管这些症状与心脏病相似,但实质上并无器质性心脏病变,它是一种功能性的障碍,而非真正的“心脏病”。
为何会误诊?
1、症状的误导性: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与心脏病急性发作时极为相似,如不典型的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容易使患者及非专科医生误以为发生了严重的心脏问题。
2、医学检查的局限性:目前的医学检查手段,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虽能排除大部分器质性心脏病,但对于功能性的异常则显得力不从心。
3、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因长期的精神压力、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出现一系列心脏症状。
如何应对?
1、心理干预:对于确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首要的是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2、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患者进行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合理饮食,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3、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可适当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以缓解症状,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4、科普教育:加强公众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心脏神经官能症虽非“真”病,却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作为急诊科医生,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更要倾听其内心的声音,用专业的知识和温暖的关怀,为患者拨开迷雾,找回“心”的平静。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