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如何区分急性与慢性,以及它们的治疗差异?

在繁忙的急诊科工作中,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就诊原因,它通常由病毒、细菌或真菌引起,导致鼻窦内黏膜发炎,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鼻塞、流涕、面部疼痛和头痛等,对于患者而言,了解自己的病情是治疗的第一步——即区分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通常起病急,症状在几周内出现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缓解,它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引发,治疗上以缓解症状、控制感染为主,使用抗生素、鼻内减充血剂和黏液稀释剂等。

相比之下,慢性鼻窦炎则病程较长,症状持续超过12周,其治疗不仅限于急性期的控制,更需解决鼻腔结构异常、过敏等问题,可能包括手术治疗、长期使用鼻内类固醇喷雾和定期鼻腔冲洗等综合措施。

鼻窦炎,如何区分急性与慢性,以及它们的治疗差异?

在急诊科,我们常遇到因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而转为慢性的患者,及早识别并正确区分两者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症状的缓解,更关乎患者长期的生活质量,对于疑似鼻窦炎的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是关键,以避免病情迁延不愈。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2-10 02:33 回复

    鼻窦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起病迅速、症状剧烈需及时抗菌治疗;而慢性的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多采用综合疗法。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