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科的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因意外或疾病而急需救治的患者,在处理这些患者时,一个常被忽视却又潜在危险的因素便是他们身上的金饰。
金饰为何成为“隐形杀手”?
金饰的质地坚硬且边缘锋利,如项链的吊坠、手镯的接头等,在紧急情况下,如心肺复苏(CPR)时,施救者若不慎将其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可能会在按压或摩擦过程中造成皮肤划伤甚至更深层次的伤害,这些微小的伤口不仅增加感染的风险,还可能影响后续的药物治疗和观察。
金饰在紧急情况下可能干扰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一些金属材质的饰品(尤其是含有其他合金成分的所谓“伪金”)在电磁环境下可能影响心电图(ECG)的准确性,从而误导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患者因病痛或恐慌可能无法清晰表达自己身上有金饰的情况,尤其是在意识不清或语言障碍的情况下,这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任何可能接触到患者身体表面的操作前,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和询问。
作为急诊科医生,在紧急救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并采取措施,还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患者身上可能存在的金饰等物品,以避免其成为“隐形杀手”,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在每一次生命赛跑的背后,是无数细节的关注与处理,确保每一次按压、每一次检查都能精准无误地传递生命的希望。
发表评论
金饰在急救中可能成为隐形杀手,因小饰品易导致患者呼吸道阻塞或血管损伤。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