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立秋时节急诊科需警惕的温差病

随着立秋的脚步悄然临近,自然界开始从炎夏向凉爽的秋季过渡,但这种季节变换往往也伴随着气温的剧烈波动,在医院的急诊科,立秋时节我们特别需要警惕由温差变化引发的各种“温差病”。

问题: 为什么立秋后急诊科会迎来“温差病”高发期?

回答: 立秋之后,白天依然炎热,而夜晚则逐渐凉爽,这种日夜温差加大,容易导致人体调节机制暂时性失衡,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这种温差变化尤为敏感,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1、感冒与呼吸道感染:温差大时,人体若未能及时适应,易出现着凉,进而引发感冒、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心脑血管疾病:立秋后气温波动大,寒冷刺激可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3、消化系统问题:温差变化也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导致胃痛、胃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特别是对于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病史的患者。

4、关节疼痛与风湿病:冷空气的侵袭还可能引发或加重关节炎、风湿病等关节疼痛问题,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

秋意渐浓,立秋时节急诊科需警惕的温差病

应对措施

及时增减衣物: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穿着,避免因温差过大而着凉。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饮食调养:多吃温补食物,如红枣、姜茶等,少吃生冷食物,以保护脾胃。

注意保暖:特别是对关节、腹部等易受寒部位进行保暖,预防关节疼痛和消化系统问题。

定期体检: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因温差变化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

立秋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节气转换,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健康调适的重要时刻,在急诊科医生眼中,每一次气温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关乎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