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食用不当,小心柿石来袭!

在急诊科,我们时常会遇到因食用柿子不当而引发健康问题的患者,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柿子的小知识,特别是当它们与“柿石”相遇时。

柿子食用不当,小心柿石来袭!

问题: 柿子为何会引发“柿石”症?

回答: 柿子,尤其是未熟透的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这种物质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鞣酸蛋白,当这种沉淀物在胃内积聚过多时,就会形成硬块,即“柿石”,轻者可能只是上腹部不适、恶心,重者则可能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等严重后果。

如何安全食用柿子?

1、选择熟透的柿子:熟透的柿子鞣酸含量较低,相对安全。

2、控制食用量:成人每次不超过两个中等大小的柿子,儿童更应减少至半个或一个。

3、避免空腹食用:最好在饭后食用,以减少胃酸与鞣酸的直接接触。

4、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如螃蟹、海鲜等,以免加重鞣酸蛋白的形成。

5、特殊人群注意:老年人、儿童及胃肠功能较弱者应谨慎食用或避免。

柿子虽美味,但需谨慎食用,了解“柿石”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让我们在享受这份秋日甜蜜的同时,也能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3-29 01:22 回复

    警惕!柿子美味但需慎食,避免柿石风险。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