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急诊科,我们时常会遇到因动脉粥样硬化(AS)引发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这一疾病素有“沉默的杀手”之称,为何它能在无声无息中威胁生命?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始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轻微损伤,随后,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物质乘虚而入,在损伤处积聚并逐渐被氧化成氧化型LDL(ox-LDL),成为诱发炎症反应的“罪魁祸首”,巨噬细胞吞噬这些ox-LDL后转变为泡沫细胞,堆积在血管壁内,形成早期的脂肪条纹,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脂肪条纹逐渐演变成纤维斑块,最终导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
为何称其为“沉默的杀手”?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血脂异常或无任何症状,这使得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它的存在,一旦斑块破裂或脱落形成血栓,可迅速阻断血流,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其发生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预防与干预是关键,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可以有效降低LDL水平并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于已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及早采取药物治疗以稳定斑块,保持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也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措施。
在急诊科,每一次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背后,都离不开对动脉粥样硬化这一“沉默杀手”的深刻认识与积极防控,通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意识,结合早期筛查与干预策略,我们有望将这一“隐形威胁”扼杀于萌芽状态,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