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游泳池成为了人们消暑纳凉的首选之地,欢乐的背后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溺水事故时有发生,作为医院的急诊科医生,我深知快速识别并实施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溺水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问题: 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准确判断溺水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CPR)?
回答: 面对溺水者,首先应保持冷静,迅速评估现场安全后,再对溺水者进行评估,若溺水者意识清醒、有呼吸和脉搏,应将其安置在安全位置,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但若溺水者出现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的情况,应立即启动CPR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疑似溺水者,即使其有微弱的呼吸或咳嗽,也建议先进行5次通气(如口对口人工呼吸)后,再检查是否有改善的呼吸反应,若无,则立即开始CPR。
在实施CPR时,应遵循“C-A-B”原则,即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气道开放(Airway)和人工呼吸(Breathing),确保按压位置在胸骨下半部,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进行人工呼吸时,应给予两次正常深度的呼吸。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人员支援是关键,每延迟一分钟实施CPR,溺水者的生存几率就会减少10%,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于每一个可能接触到水域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样的快速识别与及时干预,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溺水导致的悲剧发生,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