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诊科的日常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主诉胸闷、心悸、胸痛,甚至伴有呼吸困难、失眠、焦虑等症状,但经过一系列详尽的医学检查后,却未发现明显的心脏器质性病变,这类情况,往往与一个常被忽视的疾病——心脏神经官能症有关。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什么?
它是一种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而非心脏本身存在器质性病变,心”病却非“器质性”,而是由心理、环境、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常因过度劳累、情绪波动、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诱发,表现为一系列类似心脏病的症状,但这些症状在休息或放松状态下可明显缓解。
如何识别与应对?
1、症状识别:除了上述的胸闷、心悸外,还可能伴有手抖、出汗、易怒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2、专业检查:虽然症状似心脏病,但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多无异常发现,必要时可进行心理评估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测。
3、综合治疗:包括心理疏导、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如β受体拮抗剂减轻心悸)及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减少压力)。
4、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认识,理解其非器质性的本质,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在急诊科这个生命与时间赛跑的舞台上,正确区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其他心脏急症至关重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快速诊断与治疗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毕竟,真正的“心”病预防,始于心,归于行。
发表评论
心脏神经官能症,让心痛成为非器质性的错觉,警惕身体信号背后的心理因素。
添加新评论